close

在讀《Google會怎麼做》的過程中,不斷思考著書裡說的這些趨勢和觀念對自己的工作有什麼關連。照理說在網路的浪潮下,沒有人能倖免它所帶來的改變。斷斷續續思考一陣子過後,發現還真是有很大的關聯,把讀到的精華,摘錄給大家。建議大家在讀的時候,邊讀邊試著套用在自己所處的產業中,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火花產生喔!

 

CH1新關係/讓顧客變夥伴

l 當你交出控制權,你就開始贏了。

l 公司的每一個部門都要改變他們與公眾的關係。

l 最好的顧客就像你的事業夥伴一樣。

 

CH2新架構/建立更多連結,創造更多價值

l獵才公司、研討會、產業協會、大學等都該使用連結。將那些有共同需求、知識與興趣的人串連在一起。

l 連結迫使所有產業和機構都必須專門化

l連結帶來的專門性促成集體協作,也就是我做我能做的,你來補上我力有未逮之處。這開創了管理統整的空間。

l需要有人來整理這些資訊,讓消費者連結到最適合的網站。

l 網際網路摧毀這一切控制,它痛恨集中化,喜歡一視同仁,破除進入壁壘;它輕視秘密,鼓勵開放;認為集體協作勝過私自擁有。

l 建立新產品和網路的忠告是累積用戶,不累積錢,因為在網路上,錢跟著消費者而來。

l 如何能在每一個網路中製造更多連結,如何讓每一個連結位每一個人帶來更多價值。

l人們都把自己擺在中心,而把其他人,特別是想賺他們錢的人放在外頭。

 

CH3新的公開性/開明的自利

l要與Google為友,並利用Google的唯一方法,就是讓自己能被搜尋得到。

l在十件Google相信的事中,Google說,「公司成長不靠電視廣告,全靠滿意的使用者口耳相傳。」

l一切最重要的還是關係,公開化的關係。

 

CH4新社會/善用社群力量,借腦創新

l 社群本來就存在,正在做著他們想做的事。你該問的問題是,你如何幫忙社群做得更好。Facebook創辦人馬克。薩克博的處理方式:給他們「優雅的組織」。

l 想要能優雅的組織個人或團體,重點在於讓使用者照著自己的意願使用平台上的工具,他們知道自己的需求。

l 網網相連,國家、企業或族群的界線逐漸模糊,我們正在重新組織這個社會。

 

CH5新的經濟/大量小眾經濟誕生

l網路廣告既經濟又可衡量效果,但廣告代理商卻故意忽視,因為他們的廣告客戶花得愈多,他們就賺愈多。

l網路消滅了稀少性,創造了豐富的機會。內容愈多,就愈需要Google幫忙組織。

l提供內容的人並沒有拿到薪水,他們之所以貢獻內容,是因為慷慨無私,也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擁有這些知識。請注意,要讓禮物經濟成功運作,並不需要整個社群的每一個人都貢獻。使用維基百科的人只有1%參與編輯。

l每家公司都應該問:「我想參與討論嗎?我想從這些討論中學習嗎?我想從中得到創新的方法嗎?」如果你善用社群的力量,你將獲益。如果你置之不理,你將和消費者脫節,而你的對手將愈發興盛。

 

CH6新的商業現實/收入可能從另一個門流進來

l你也該自問:我是在販賣知識,還是販賣資料?我是一家社群公司,還是一個平台、一個網絡?我的價值到底在哪裡?收入從何而來?要記住,價值和收入有可能來自不同地方;收入可能從另外一個門流進來。

 

CH7新態度/發現信任的價值

l信任是一種開放的舉止,是一種透明和分享的雙向互動關係。利用愈多方法展露自己、聆聽別人,就愈能得到信任,也愈能建立自己的品牌。

l給消費者控制權,消費者就會運用這份控制權。

l當被問到如何重建信任,蓋洛普調查顯示,32%各國公民認為透明化是重點,13%則認為應該與消費者建立對話。

l你要聆聽的對象,是那些有話想說的人。

 

CH8新道德觀/透明化帶來良性對話

l願意犯錯,是創新的重要關鍵。

l今天在網路上,過程已經變成了產品。

l我聽過有人辯稱,競爭者會偷走好的想法。但透明化所建立的信任關係,將引導出更多新機會。

l如果你不開放,就無法和別人一起協同合作。與顧客一起合作,是互動的最高境界。

l當互動大量出現後,做壞事的成本將大大超過做好是的成本。

 

CH9新的速度/走在顧客之前

l速度不僅是一種競爭優勢,更是策略上不得不然的要件。企業能愈快針對顧客的反應和需求做調整,就愈能從顧客身上得到資訊。

l愈早讓顧客涉入你的產品開發流程,對你愈好。網路改變了商業的速度、節奏和流程。

 

CH10新企業法則/把創新當要務

l別只看見搖錢樹,卻沒看到後面廣大的森林。

l被自己的新東西吃掉或顛覆,總比被競爭者打敗好多了。

l唯有集體合作努力,才能將新創意變成原形產品,最後在市場上推出。

l科學家都是先發現問題,然後去尋找解決方法。

l對待社群就像利害關係人。

l做些有用的東西,協助人們使用它,然後別擋路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omresearch 的頭像
    womresearch

    口碑研究online

    womresear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